秆双闺逗限猾我雷盎图喇馅焕
对应课程:点击查看
起止时间:2020-09-14到2020-12-31
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 第一节 单元测验
1、 以下关于犯罪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危害性
B:不道德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受刑事处罚性
答案: 不道德性
2、 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和犯罪主观方面。
A:犯罪主体
B:犯罪人
C:犯罪分子
D:犯罪对象
答案: 犯罪主体
3、 作为是危害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作为的是( )。
A:某男用砖头砸某女致其轻伤
B:某女放火烧毁某男的房子
C:某甲对生病的妻子不闻不问,导致其病死
D:某女放狗咬伤仇人家的小孩,致其重伤
答案: 某甲对生病的妻子不闻不问,导致其病死
4、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 )。
A:收押教育
B:收容教养
C:代为管教
D:说服教育
答案: 收容教养
5、 某男(13岁)一日与某甲(女,11岁)一块玩耍,双方因小事相互争吵,随后便扭打在一块,某男用石头砸向某女的头部,致某女当场昏迷,某女送医后不治身亡。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某男的构成过失杀人,依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B:某男构成故意杀人,罪大恶极,公安可以直接枪毙
C:某男不构成犯罪
D:某男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答案: 某男不构成犯罪
6、 一日,某女(36岁)冲进某快餐店,朝正在用餐的王某(女,28岁)背部猛砍数刀,王某受伤倒地,某女翻过王某的身子,见王某不是自己要砍的对象,笑着对旁边的人说:“砍错人了”,随即携带凶器扬长而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关于某女认错人的行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客体错误
B:对象错误
C:工具错误
D:方法错误
答案: 客体错误 ;
工具错误;
方法错误
7、 以下关于犯罪的本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犯罪是危害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B:犯罪是独立的个人反对统治秩序的斗争
C:犯罪是破坏社会稳定的有害行为
D:犯罪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答案: 犯罪是危害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犯罪是破坏社会稳定的有害行为;
犯罪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8、 以下犯罪行为中属于故意犯罪的是?
A:甲驾驶机动车闯红灯致行人乙当场死亡
B:甲和乙争吵,愤怒的甲用刀捅伤乙的脖子,致乙当场死亡
C:甲虚构出售口罩的事实,诱骗乙在网络上向甲购买并支付2万元的定金,收到钱后,甲拉黑乙
D:甲误将丙的药物当作乙的药物给乙注射,因药物过敏致乙死亡
答案: 甲和乙争吵,愤怒的甲用刀捅伤乙的脖子,致乙当场死亡;
甲虚构出售口罩的事实,诱骗乙在网络上向甲购买并支付2万元的定金,收到钱后,甲拉黑乙
9、 以下犯罪中,可以由单位实施的犯罪是?
A:走私淫秽物品罪
B: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
C:故意伤害罪
D:强奸罪
答案: 走私淫秽物品罪;
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
10、 以下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
A:甲从国外走私10支枪支进入中国某海关被查
B:甲与乙通奸,甲的丈夫丙发现后殴打乙致其轻微伤
C:甲酒驾将行人乙撞成重伤后逃走,乙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落下终身残疾
D:甲在路上捡到一个黑色的报,将包里的3000元现金取走后扔掉
答案: 甲与乙通奸,甲的丈夫丙发现后殴打乙致其轻微伤;
甲在路上捡到一个黑色的报,将包里的3000元现金取走后扔掉
11、 通奸属于严重破坏家庭稳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的规定,可以按照犯罪处理。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通奸属于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不具有刑事违法性,不能按照犯罪论处
12、 身份犯是刑法明文规定的行为人具有特定的身份是行为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身份的存在以否影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身份犯是法定的犯罪分类,例如,贪污罪,只有行为人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非法占有国有资产的行为才能构成贪污罪,其他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非法占有国有资产的,不构成贪污罪,但可以构成其他犯罪。
13、 甲击打乙致其昏迷,甲误以为乙已经死亡,随后逃走,乙被路过的丙送医救治,落下终身残疾。由于乙没有死亡,甲的行为属于完成犯罪。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没有死亡的结果 导致甲杀死乙的行为没有完成,属于未完成犯罪。
14、 行为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这是刑法的明文规定。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15、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所有犯罪。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故意犯罪,不包括共同实施的过失犯罪。
第一章 犯罪 第二节 犯罪构成 第二单元 测验
1、 甲(12岁)、乙(14岁)丙(15岁),2018年6月,三人入室盗窃,窃取价值8000元的财物,离开时被屋主王某发现,甲、乙、丙三人共同打倒王某后逃走,王某因伤重不治身亡,根据刑法的规定,本案中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答案: 乙和丙
2、 以下关于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犯罪概念、犯罪构成都是由刑法规定
B:犯罪构成只能用于故意犯罪的认定
C: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
D:犯罪概念具有区分罪与非罪的功能
答案: 犯罪构成只能用于故意犯罪的认定
3、 甲某(男、13周岁零11个月29天)见乙某(女,10周岁)一个人在小树林里玩耍,在确认四周无人的情况下,甲某强奸乙某,并用石头砸死乙某,根据《刑法》的规定,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B:甲某的行为违反刑法,但由于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C:甲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判处刑罚
D:甲某的行为属于不道德的行为,依法责令其家长严加管教
答案: 甲某的行为违反刑法,但由于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 根据《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 )。
A:隔离
B:监护
C:强制医疗
D:收容教养
答案: 强制医疗
5、 12周岁的甲与14周岁的乙在一个坡度为60的半山腰玩耍,甲用力把乙推向山坡,导致乙摔至坡底撞上一块尖锐的石头当场死亡。根据刑法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
B:违法
C:犯罪
D:故意杀人
答案: 违法
6、 甲因家中停电而点燃蜡烛时,意识到蜡烛没有放稳,有可能倾倒引起火灾,但想到如果就此引起火灾,反而可以获得高额的保险赔偿,于是外出吃饭,后来果然引起火灾,并将邻居家的房屋烧毁。甲以失火为由向保险公司索赔,获得赔偿。对于此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
A:就放火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
B:就放火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C:就保险诈骗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
D:就保险诈骗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答案: 就放火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就保险诈骗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
就保险诈骗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7、 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小时之后必死无疑。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20分钟后,高某驾驶卡车超速行驶,撞向丁的汽车致李某当场死亡。丁的行为和李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答案: 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如需购买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红字:
获取更多中国大学慕课答案,请点击这里,进入mooc.mengmianren.com
哄扇秋际拜枢冲算岭丸挞堂蹈